|
||
東方陽熹心語集一一九、為什么說佛說法四十九年沒說一字? 我回答說:“‘釋迦四十九年說,未曾說著一字’是佛言,莫要疑謗,斷佛種智,永難超生。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中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可以為證。” “有人將此解釋為,佛說法四十九年沒說一句,是因為釋迦牟尼佛闡述的全都是前人的觀點,并非自己所說。這種解釋對嗎?” “這是對佛法的歪曲。釋迦牟尼佛創建佛教,留三藏十二部傳世,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其立論和觀點你見哪位前人講述過?” “歷代圣人講的不都是一個理嗎?” “聽吾偈曰:天地本無二理,圣人一心無異;古今雖同一理,講法各有時宜;心是智慧之海,萬法不過點滴;觀點不分先后,因人因時因地。” “那該如何正確理解‘佛說法四十九年沒說一字’的說法呢?” “道(心、佛性)‘無方所無內外,無數量無形相,無色象無音聲,不可覓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識,不可以言語取,不可以境物會,不可以功用到’,無法可得,故經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但不用語言文字,真理又無以顯明,故知佛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皆是方便法。‘釋迦四十九年說,未曾說著一字’是真實語。凡眾迷失心性,若全然無法,則落斷滅;若言佛法,凡眾又著于法相,以為佛有言可取,有法可得,有相可見,故重申說‘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你解釋的很有道理,但我怎樣才能夠證實你說的是正確的呢?” “我言輕,你可不信,但不可不信先圣所說。” “我總是心存疑慮,難生信心。” “此是因為你德薄垢重,邪見障蔽。聽我勸告:學佛之人,須遵戒律;修身克己,切莫自欺;積德行善,表里如一;法無高下,受用為宜;向人請教,益在自己;恭而有禮,心要下氣;輕慢常人,尚且有過;疑謗覺者,罪過難計。” 東方陽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