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方陽熹心語集一一一、如何正確理解忍辱行與民族正義 東方老師:您好。今天把您的心語集之《君子不成人之惡》又認真看了一遍,也非常贊同老師文中的觀點:圓融教理,明辨是非,不可成人之惡(不知理解的是否正確)。但無意間又看到如下一段文字: 佛陀說:“輸盧那人性情兇暴,好勇斗狠,他們當面罵你、詆毀你,你怎么辦呢?” 富樓那說:“世尊!他們罵我、詆毀我的時候,我心里會想著:這些輸盧那人很有智慧,對我很好,只痛罵我一番而已,因為他們可以用手打我、用石塊丟我呀。” 佛陀說:“如果他們用手打你、用石塊丟你,你怎么辦呢?” 富樓那說:“世尊!他們用手打我、用石塊丟我的時候,我心里會想著:這些人很有智慧,對我很好,只用手打我、用石塊丟我而已,因為他們也可以用刀杖來傷害我呀。” 佛陀說:“如果他們用刀杖傷害你,你怎么辦呢?” 富樓那說:“世尊!他們用刀杖傷害我時,我心里會想著:這些人很有智慧,對我很好,只用刀杖傷害我而已,因為他們還可以把我殺死呀!” 佛陀說:“如果他們把你殺死了呢?” “世尊!如果他們殺死我,我那時會想著:佛陀教導我們要厭離身體這個臭皮囊,現在這些輸盧那人很有智慧,對我很好,幫助我解脫這個朽敗的身體,我實在要感謝他們。” 佛陀聽了富樓那的話,贊嘆道:“善哉!善哉!你能夠忍辱而柔和,你有資格去輸盧那的地方度化眾生,幫助他們達到滅苦的目標”。 看完這段話使得學生又陷入了困惑,按說佛陀之言定不會錯,可照上面富樓那的邏輯,那中國的抗日戰爭似乎完全就沒有必要,甚至還要在心里這么想:這些日本人很有智慧,對我們很好,只是用槍炮敲開了我們的大門……學生覺得即便是最徹底的漢奸,也不會說出這么無恥的話。學生想問的是:我們對于人生際遇中的惡,究竟是當區別對待還是統統逆來順受、忍所不能忍,佛法中的“忍辱”法門真諦究竟如何?如何真正的去忍辱?望東方老師百忙之中能給予開示,謝謝!
以下是本人的回復: 佛法沒有錯,錯在人們偏頗的理解。佛說法不僅有因時、因地、因人之別,亦有勝義諦與世俗諦之殊,我們后人在學習佛經時不可以偏概全,更不可斷章取義,應按照佛的教導,通過四依止,即“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加以衡量和判斷。 如果按照《君子不成人之惡》一文中,那種不明佛法真義,不辨是非善惡,一味抱持“憎愛不關心,一切皆因果”者的觀點,那么人類社會也就不存在本分、義務、責任、法律,以及各種的道德倫理觀念了,士兵、法官、警察、醫生,也都可以廢而不用了,反正一切都是因果。病人到醫院看病,醫生會對你說:“病怎么不長在他人身上?這是你的因果,何必要治呢,受了吧!”士兵遇到敵人入侵,舉手交槍說:“這是我們國家的因果,你們到我們國家可以隨意燒殺搶略,正好幫我們了因果!”人們遇到不公正的事情到法院打官司,法官會對你說:“這是你們之間的因果,受了正好了循環,還打什么官司啊,忍了吧!”警察遇到搶劫、強奸、殺人的事件時,在旁邊袖手旁觀的對受害者說:“這是你的因果,他怎么不搶別人?不強奸別人?不傷害他人呢?自作自受吧!”如果人人都抱持這樣的態度,人類社會還能夠正常的延續嗎? 佛法本身并不會發生毀壞,佛法因人而毀壞。而毀壞佛法的人,既不是不懂佛法的無知者,也不是真知者,恰恰是那些未悟言悟、未證言證、不懂裝懂、自以為是的講法者! 當一個民族出現信仰危機的時候,也為邪教,以及某些被邪惡勢力所利用,別有用心的人制造了溫床。一些社會“精英”、“大師”、“大德”,披著宗教、和諧、科學、真理、正義的外衣,實際上宣講的卻是愚昧、迷信、謬誤、違背科學、危害民族精神的歪理邪說。如果民眾普遍接受了這種錯誤的思想理論,必將導致民族陷入新的災難! 人類不應該有國家、種族的分別,是從理法界、即產生萬物的本源上來說的。從事法界說,國家、種族等種種不同的形式永遠是存在的。我們不但不能否定這種存在,而且只有尊重和維護這種形式的正常存在,才能夠保持萬物的和諧。萬物的不同存在形式,就如同人體的五臟一樣,沒有這些不同形式的存在,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合作,人的生命還能夠存在嗎?由此說來,我們能夠否定和消滅這種不同的存在形式嗎? 對于忍辱行與維護事物正常存在規律的義舉來說,我們應該因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這位同學來信中引用的佛和富樓那的對話,是從理法界(萬物的本質、精神、自性的本體)而論的,讀者不可片面理解、一概而論。 從理法界來說,忍辱行是學佛者開悟見性,了脫生死輪回所必須的功行。因為從理法界來說,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是沒有分別的,是同一性體的關系,所以一個學佛者不能忍辱,心存怨恨和人我的分別對立,此不僅不能開悟見性,返本還原,而且還會種下惡因,與對方結成冤親債主,生生世世的循環相報。 從事法界來說,人們必須敦綱常,守倫理,盡其自己的本分。每個人都是宇宙精神的一個分子,每個人必須遵守萬物的基本準則,盡其自己的本分,才符合宇宙的和諧機制,這也是保證個人和宇宙萬物和諧的根本。身為士兵,就要保家衛國,英勇作戰;法官要明辨是非,別錯判、誤判、徇私枉法、冤枉無辜、放過了壞人;警察要多抓罪犯,保護民眾利益,維護社會治安;醫生別見利忘義,要盡職盡責、救死扶傷……。 一個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都沒有愛心的人,還能夠愛天下的人嗎?一個對天下沒有愛心的人,他會真心渴望并獻身于人類大同和世界和平嗎?義是五常之一,也是人類必須具備的品質之一,亦是宇宙維護其自身和諧體系的要件之一。一個人無私幫助自己的家人、兄弟姐妹,是小義;救國家、民族、天下于危難,則是大義。琉璃王欲出兵攻打迦毘羅衛城,血洗釋迦族,釋迦牟尼聽說后,為了阻止這場戰爭,他盤坐在琉璃王進軍的道路上,用自己的軀體和德性的光輝,阻攔住了琉璃王的千軍萬馬。雖然釋迦牟尼先后進行了四次阻攔,最終卻沒能阻止住琉璃王的殺戮,但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是何等的慈悲,何等的勇氣,何等的偉大啊! 學佛最終是要歸于中道、合乎中道。而中道是心地的功夫,非關事相上的善惡、有無、好壞等等,故菩提達摩大師在《血脈論》中說:“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惡,佛不精進,佛不懈怠,佛是無作人。”。王鳳儀善人所說的:“必須做一件事,了一件事,行一條道,了一條道,鉆進去還能鉆出來,不被世網迷住,才能贖出身來。”;以及《菜根譚》中所說的:“以幻跡言,無論功名富貴,即肢體亦屬委形;以真境言,無論父母兄弟,即萬物皆吾一體。人能看得破,認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負擔,亦可脫世間之韁鎖。”亦是此意。 對于那些已經見性者的人來說,他們嬉笑怒罵、懲惡揚善,自有其道理,非關迷悟,凡眾莫從事相上生解,對其道是道非。對于未開悟見性者來說,先要老老實實的做功行,掃三心,飛四相,放下各種的執著妄想,若是整天迷于世事,糾結于世間彼此的是非善惡,決無解脫之理,故六祖惠能大師告誡學佛者,要“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但同時《六祖壇經》中又說:“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此是說,對于真正見性者來說,即使是打仗作戰,沖鋒陷陣,也不會影響他自性的光明。一般的學佛者由于不了中道,所以不是著這邊,就是著那邊。執著,就是迷惑。例如:一些人聽說要盡本分和倫常道,便一頭迷在事業和家庭兒女上,反而把無形無相、清靜光明、主宰萬物的本性給迷失了;一聽說要放下一切的執著和掛礙,要修忍辱行,去除我相、人相,便又落于空一邊,到頭來不僅丟掉自己的本分和職責,甚至是非不辨、好壞不知,連待人接物都不會了。 忍辱行的最高境界是無生法忍。但忍辱不是目的,忍辱的目的是為了明心見性、合乎中道。既然是中道,就不是人們通過善惡、有無、空色、是非、入世和出世等二元的思想觀念所能理解和涵蓋的。 東方陽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