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非的轉世靈童來源:網絡論壇 發布日期:2008年4月5日
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曾不止一次在會見外國使團時說,南非最著名的人物是小博克,他是南非的國寶。世界上最著名的預言家莫過于誕生于16世紀的法國人米希爾·諾查丹瑪斯了。 他在其傳世之作《諸世紀》里,準確地預見到當今人口爆炸。最令人驚奇的是這位先知竟預見到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并果斷地預言,日本將是最后一個戰敗國。這些近似神話的預言曾引起世人的懷疑,然而卻被后來的歷史證明了。值得一提的是,米希爾在非凡的一生中最后一個預言是:親人們不要為我悲傷,我的靈魂400年后將會在一個黑白相間的世界短暫游蕩,依附在一個白人的軀殼上……。在南非這個白人和黑人相處的世界里,最崇拜米希爾·諾查丹瑪斯的莫過于南非的博克了,這位家住南非東部小城凡洛城的英格蘭后裔,每天就餐前都要向米希爾作祈禱。 然而他的7世單傳的愛子,年僅7歲的小博克對老爸的虔誠卻不屑一顧。老博克對兒子的“狂妄”和“無知”很惱火,然而他怎么也沒想到,在后來的歲月里,小博克竟以其精確的預言傾倒了整個南非。以至現在的廣大南非公民都深信不疑:小博克是米希爾的轉世靈童。現在每年去瞻仰小博克不朽真身遺容的國內外游人竟達千萬人次。1964年的春天,老博克的摯友富塔從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亞來訪,他和小博克非常合得來。 在富塔離開博克家的半年后,小博克突然在一個雨夜中驚醒,悲傷地對父親說,他夢見富塔大叔被人害了,而兇手竟是富塔的愛妻夏蓮。盡管小博克連夏蓮的相貌和作案手段都描繪得清清楚楚(小博克與夏蓮素未謀面),可老博克還是認為他在說囈語。誰知,一周后,老博克竟收到夏蓮的一封來信,說富塔從博克家歸來后就得了一種奇怪的病,現在已變成植物人。老博克閱信后,十分震驚,他火速趕到比勒陀利亞,將小博克的預言向西城區警察署作了匯報。卡夫署長也是個米希爾的崇拜者,十分相信有一種冥冥中的暗示可使非凡的人先知先覺,他用老博克所提供的材料和自己豐富而又精干的辦案手段,終于使夏蓮供出與奸婦(同性戀者)謀害富塔的罪惡,其招供的作案手段竟與小博克的預言毫無差別。 小博克自“富塔事件”后嶄露頭角,由于他后來又精確地預見到南非軍火走私案和星都劇院爆炸案(因小博克預見準確并事先密報南非警方,致使兩案均被偵破,沒有造成惡果。南非《人道報》曾對此作過詳細報道),使他名聲大噪。更令南非傳媒目瞪口呆的是,1964年12月7日上午,小博克突然打電話給卡夫署長,說在東城區國民大道將發生一場慘烈車禍,有數十名小學生將于當天下午喪命于一輛大卡車車輪下,而駕車司機是個“無頭鬼”。卡夫立即將這個“情報”向上司和東城區交警支隊作了匯報,遺憾的是,卡夫署長的上司和東城區交警支隊均未對此“情報”給予高度重視,結果慘案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據南非《人道報》資深記者蒙尼爾撰文介紹,當他接到卡夫署長的報料后,迅速和同仁趕到現場,并沒有發現任何險情,就在他們準備撤離現場時,突然看到有一群孩子嘻嘻哈哈地從一條巷子走出,他們是剛剛放學的小學生,正準備到街對面的兒童樂園玩耍。這時小博克也趕到現場,他見現場沒有警察,不由得放聲大哭。與小博克熟悉的蒙尼爾感到奇怪,他剛想問小博克為何大放悲聲,卻見小博克痛苦地指著這群小頑童說:“這是一群幽靈……。”正當蒙尼爾納悶小博克為何要“咒”這些天真活潑的孩童時,突然有一輛疾駛而來的失控卡車沖進人群,當場軋死37名小學生,這些過街的孩子無一幸免。 據了解,當時已在慘案發生前的數秒鐘因卡車上裝載的鋼板捆扎鐵條突然斷裂,失去“約束”的鋼板沖開駕駛室將肇事司機“斬首”,無頭的司機“駕車”狂奔而釀成慘禍。在蒙尼爾和卡夫署長力薦下,比勒陀利亞警察局指示西城區警察署破例聘請小博克為高級警探,卡夫署長還表示要贈送他一輛高級轎車和高倍軍事望遠鏡。然而,此時的小博克卻提不起興趣,他幽幽地說:“我只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了,對人生還有什么追求呢?”老博克和卡夫聞言大驚,連忙將小博克安置在一個十分安全的密室里,老博克和妻子以及西城區警察署的警官們日夜守護在門口,以期使小博克度過這場“劫難”,然而有誰想到,就在這個星期的最后一天,即小博克剛滿10周歲的那天,他竟吐血而亡,那年是1965年春。事后調查證明,小博克身體一直很健康,而且在密室吃的每一頓飯,都是經過嚴格檢查的。小博克歸天后,老博克懷著悲痛的心情為愛子整理遺物。突然老博克眼睛一亮,他發現了小博克在臨終前一天寫下的一紙遺囑。遺囑上說:尊敬的父母,請雙親大人在為我送行時務必傾其所有為兒置辦一具特大銅棺,請不要問我為什么要這樣做……。20年后,銅棺將物歸原主,而我則將以“國寶”的身份在南非大地游蕩……。老博克將愛子的遺囑給卡夫署長看了,雖然老博克和卡夫署長對小博克禪語般的遺囑困惑不解,但他倆仍商定,按小博克的遺囑去辦。在卡夫署長和其部下的友情贊助下老博克夫婦不吝巨資為愛子定制了一具重達10噸的紫銅棺,將他安葬在南非菲空力馬山的公墓里。菲空力馬山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土山,距老博克的家鄉孔雀湖鎮約有300公里之遙。小博克為何要在遺囑中指明非此(處)莫葬?這個問題使老博克和卡夫署長百思不得其解。但為了尊重小博克這位小先知的遺愿,他們只有“唯命是從”了。 光陰荏苒,轉眼間就到了1985年夏。一場罕見的山體滑坡使菲空力馬山的公墓內的“沉熟的靈魂”全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小博克的紫銅棺在雨后驕陽的照耀下,顯得異常奪目。有幾個好事者出于好奇,使勁將棺蓋打開。這時,奇跡出現了:已安葬20年之久的小博克身上的衣服被歲月“扯”成碎片,但他仍像熟睡一般,栩栩如生。在見到天日后,小博克在一周內就由“睡童”變成木乃伊,膚若紫銅,整個人就如紫銅鑄就的銅人一般。這次小博克的“出世”使他又一次在南非引起轟動,全國各大城市均視小博克為南非“國寶”,而紛紛“邀請”小博克“光臨”。據當時南非《人道報》報道,小博克所到之處所受到的歡迎程度是任何政要都難以比肩的。 小博克生前關于死后變“國寶”的預言終于實現了。然而不幸的是,他的另一個預言也沒落空,就在他“重新出世”后不久,他的父親老博克卻因心臟病發作,不治身亡。更為不幸的是,在老博克辭世不足48小時的時候,老博克的妻子希爾瑪也因急癥去世。不過,老博克夫婦也應死而無憾了,因為一代先知小博克暫厝的紫銅棺將永遠歸其父母所有。就這樣,在卡夫的主祭下,老博克夫婦被合葬在紫銅棺里安息了。事后,卡夫署長在接受南非諸媒體采訪時說,我對小博克是米希爾的轉世靈童之說深信不疑。雖然米希爾與小博克已先后離開這個世界,但他們給人類留下的“迷霧”卻值得人們去研究、探索。 上傳日期:2011.元.02
|
||
|